Saturday, February 25, 2017

初春江南风光。杭州西湖。

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,旅人领略好山好水好风光。前几年出差,有机会一游杭州与苏州,老刘对杭州西湖之游念念不忘。一直没有整理旅行的照片,直到今夜突然念起西湖。


那一年初春,天气依然寒冷,一个人趁周末空档漫游西湖。很多景色老刘似乎忘了,一个人漫游的自在与孤独感却依稀在心中。往往这样的一种情感让旅人更愿意一个人走,一个又一个地方。有些风景无需言语,静静感受为上道。


围绕着西湖的十景:苏堤春晓、曲院风荷、平湖秋月、断桥残雪、花港观鱼、南屏晚钟、双峰插云、雷峰夕照、三潭印月以及柳浪闻莺,乍听好像回到很遥远的朝代,诗词里的风花雪夜。


坐船游西湖,老刘站在船边沿,试图逃离高谈阔论或过度兴奋的游客。时时提醒自己不排斥他人以示自己清高,更多时候用谅解的心情去看,一切会不一样。能出游或一家大小出游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容易的事,兴奋喧哗是难免。看着西湖的美景,把那些吵杂声化为幸福天伦乐的配乐,相信老刘,西湖风光会更美。

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,湖光山色中想要吟唱一首古诗。岛湖中的石塔是这里的标志。

花巷观鱼,三面临水,一面倚山,在西湖的西南边。喜欢初春还来不及长叶子的树木,苍茫恬静中随风摇摆。


红鲤在鱼池里壮观画面,乾隆皇帝下江南提的字:
花家山下流花港,花著鱼身鱼嘬花。
最是春光萃西子,底须秋水悟南华!


柳树下湖中一叶舟,映在老刘心中。后来想起西湖,总会播放这一幕。


充满神话色彩的雷峰塔,当然要上到塔顶一览西湖全景。是不是觉得这名字很熟悉?白蛇传中白娘子救许仙的民间故事里出现过。


朦胧中观西湖。


春夏秋冬登塔看到的西湖全景各有异,所以旅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西湖记忆。坦白说,旅行没有蓝天百云,多少会影响老刘的兴致。而西湖例外,老刘特别喜欢这个季节的西湖。想象诗词里悠悠苍茫景色应该就是这样吧!

高低层叠的山峦,朦胧中的神秘。

背靠北高峰,面朝飞来峰的灵隐寺。背着包包随着人群游览寺庙。沿途的风景也很好看。


想想自己为什么钟情四湖,或许武侠小说或古装剧看多了,云树古木,奇石灵岩,山水中的寺庙佛塔似乎让老刘走进故事里。湖中有山,山中有塔,神功盖世的大侠好像都会在这里轻功飞跃,哈哈,老刘想太多。




蓝色湖水里的小佛像。

初春的夕阳,在灵隐飞来峰,特美。

结束西湖一天,在河坊街王润兴酒楼用膳,少不了杭州啤酒。


清晨西湖景色又是另一番风情,少了喧哗,更可以静心观赏。

市区里的老街。老刘住在街上的连锁旅馆。

清晨来到西湖白堤,再一次遇见老刘心目中西湖经典画面。


平静的湖面,云水茫茫,没有一点波澜。初春清晨微风拂面,终于明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。


山水画一样的景色引入眼帘,如痴如醉的美景。没有亲临白堤,老刘不会相信宣传照上的画面。白居易写到: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荫里白沙堤。或许写的不是这个季节的白堤,但足以证明白堤在诗人眼里也是美丽的。有一点要切记,早起的鸟儿有虫吃,午后人来人往对老刘来说就不会这样惬意了。


从白堤漫步到孤山公园,时候不早,人潮渐多。西湖的人文景观荟萃,博物馆纪念馆等都集中在这里。白居易写道: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凌云翰写道:冻木晨闻尾毕浦,孤山景好胜披图。老刘决定一访无数诗词加持的孤山。


鸳鸯戏水。



这是梅花树吗?据说这里是冬天探梅的聚点。南朝人陆凯写道:“折花逢驿使,寄与陇头人。江南无别信,聊赠一枝梅。”分享这些美景,老刘忍不住附上优美的诗词。上网搜寻西湖的诗词,多不胜数,老刘只记录喜欢的几首而已。


走着走着,看见西湖捕鱼人家。


盛产的渔获成了餐桌上的佳肴。


老刘初春访西湖,没遇上冬雪时的断桥残雪景色。明代画家李流芳记载:“往时至湖上,从断桥一望,魂销欲死。还谓所知,湖之潋滟熹微,大约如晨光之着树,明月之入庐。盖山水映发,他处即有澄波巨浸,不及也。”西湖魅力在于可以用古人的审美观来对比,然后发现他们描述的真好,不是美丽两个字就可以带出山水意境。


有机会游西湖,不妨带一些诗词,在美景中细细领略优美文字。有时候觉得古人怎么描述得那么夸张,江南景色真的有那么美吗?一访方知究竟,他们写的是实景,更何况那是千多年前的西湖。


老刘写了初春西湖游记,仿佛回到四年前的那一天,也上了一堂诗词课。下课了,后会有期!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